近日,最高法院出版了2022年度《中国金融司法报告暨金融司法大数据报告》,该报告延续了最高法院忠实记录、准确传达中国金融司法事业成就与经验的传统。该报告再次专题介绍了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
《中国金融司法报告暨金融司法大数据报告》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担任编委会主任。刘贵祥专委在2023年1月10日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上对中心专门予以肯定,《法律适用》2023年第一期以《关于金融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的理念、机制和法律适用问题》为题,发表了刘贵祥专委在会议上的讲话,引发我国金融法律界极大的反响。《关于金融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的理念、机制和法律适用问题》指出:“厦门中院、思明法院和人行中心支行、银保监局、证监局、金融监督局共同搭建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金融司法联合平台——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厦门模式已实施四年,实践效果明显。”
该报告是讲好中国司法故事、传播中国司法智慧、打造金融司法高端智库的重要作品。旨在反映人民法院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展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决心和意志,明确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金融司法工作的前进方向。
该报告引入人民法院金融司法大数据为工具,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宏观金融风险就金融市场若干重点领域进行量化分析,梳理讨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领域的职能作用发挥,分章介绍了刑事金融司法、商事金融司法、金融行政司法的大数据报告,同时对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北京法院金融司法、上海金融法院等区域的大数据及工作举措经验进行分析。
在专章部分,报告从前言、金融司法大数据分析、金融司法协同工作经验三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为金融治理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工作情况。
报告肯定了中心作为全国首家“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打造以金融司法为主题、多元协同为核心、资源集聚为特色的,有别于金融法院、金融法庭的实体化运作联合工作平台。肯定了中心完善监管机制、构建风控体系、加强金融专业研判分析的工作模式。
报告重点分析了中心收结案数量、案件类别分布等方面的金融审判、执行大数据。介绍了中心创新金融司法协同职能“163”工作架构,率先建立金融纠纷协同化解“三统一”、金融风险协同防控“三机制”、金融产业协同促进“三打通”、金融消费者协同保护“三平台”的金融司法协同工作模式及经验。(江荣义)